加强城市地质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的重要措施,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扩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美丽城市、提高城市宜居水平的迫切需求,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地质工作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贯彻《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7-2025年)》的有关精神,加快城市地质调查,全面提升城市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能力和水平。由北京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城市地质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城市地质调查专题培训交流”会于2018年6月28日-7月1日在北京召开。我院康志强教授、余勇副教授、欧阳菲老师、梁德贤老师和杨金豹老师参加了此次培训交流会。
此次专题培训交流会共计四场报告。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程国明教授级高工做了题为“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思路及成果表达”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解读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包括全面加强城市地质基础工作、主动服务城市开发建设、积极推动地质资源绿色开发利用和健全完善城市地质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等四项任务,还包括建立地下空间资源统一规划与用途管制制度、完善土地出让和矿业权出让合同管理制度以及建立规划执行、合同履行和空间资源环境监测监管制度等三大制度,同时结合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地城市地质的主要工作,介绍了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思路及成果表达方式;北京地质调查研究院蔡向民教授级高工做了地下空间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的报告,他介绍了“地下空间”和“地下空间资源”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和区别,并结合北京市的地下水、地面沉降、活动断裂和地裂缝、隐伏岩溶塌陷以及地下有害气体等主要地质问题对北京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影响,阐述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调查的重要性以及调查、评价、探测、监测和预警的主要技术方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的陈鸿汉教授就“污染地块调查评价与风险管控修复”做了内容详实的报告,内容包括调查评价与风险管控修复的工作程序、地下水污染的六大特征、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地下水动力场和化学场调查以及地块污染源的识别等;最后,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刘宗明高工结合区域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浅层地温能、地面沉降、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突发性地质灾害、活动断裂等方面的工作实践,阐述了城市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理论,并分析了城市地质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此次专题培训交流会所展示的城市地质实际工作都是目前开展得比较早、工作程度比较高的,这些工作对于国内其他地区开展类似的城市地质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通过此次培训,我们明确了开展城市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今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导向,这对我们学院在相关专业的升级改造工作中向前迈进一步具有重要意义。
![](/__local/1/E4/F8/DE617E7C9F6B301AA8642D12E19_C6F1A4B5_13894.jpg)